近日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》发布,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,也是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,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背景下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,对下一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。文件提出,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。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,完善配套设施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。中央一号文件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,引发旅游业界广泛关注。
文件提出,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。
“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。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,还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,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,有利于一揽子解决‘三农’问题,促进乡村振兴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表示,乡村旅游就业门槛更低、层次更丰富、方式更灵活,往往与家庭创业相结合,具有自主性。
“旅游业是欠发达地区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核心渠道。”中国旅游集团扶贫干部、贵州省黎平县副县长张万广说,旅游业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增收综合效应极强的产业,有“一业兴百业旺”的效果,通过牵引三产,带动一二产业快速发展。
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、博雅方略文旅集团创始人窦文章教授表示,以具有历史、地域、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乡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为重点,通过开发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体系,有利于稳步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。“乡村旅游以农村农业为资源,通过建设旅游小镇、特色旅游乡村、田园综合体、农家乐、民宿等,可以实现城乡之间人才、土地、资金、产业、信息等良性循环。”
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短途游、周边游、乡村游愈发受到游客青睐。“休闲农业发展应该在满足都市人群休闲需求的同时,提供研学、农事等丰富体验,让城市居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。”深圳大学文化与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中心刘杰武博士表示,发展乡村旅游,人才是重中之重。要发掘和培养企业、政府管理人才,同时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。
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宪玉表示,乡村旅游应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、生态屏障、文化传承等功能,发挥好带动作用。同时,与全域旅游高水平融合,在乡村建设与深化改革中,拓展乡村旅游新业态,创新挖掘乡村康养旅游、研学旅游、红色旅游等产品。
农村文化遗产是农村发展变迁的生动写照,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。文件提出,大力加强村庄风貌引导,保护传统村落、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。加大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力度。
“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,集中体现在地方风味美食、传统手工艺、乡村民俗民风、民间戏曲游戏、乡土历史建筑等。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、中国旅游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周玲强建议,通过实施乡村文化保护与旅游活化传承“五百行动”(百味、百工、百艺、百乐、百姓),让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得到妥善保护与合理开发。
“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,需要保持农村的乡村风貌以及重点乡村建筑,简单来说就是‘农村要像农村’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,物质是‘形’,非物质是‘神’,农村文化遗产保护要‘形神兼备’。”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任国才表示,可以通过建设乡村旅游景区景点、组织乡村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,实现农村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。
文件提出,全面促进农村消费。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,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,推动便利化、精细化、品质化发展,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,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。
“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不了解城里人到乡下的需求,不能提供优质服务,导致经营状况不佳。”山西云昇昌网红乐园总经理吉书廷表示,乡村旅游要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产品、良好的服务品质,保留浓浓的乡土味道,吸引更多城市游客。
“要改善乡村旅游道路状况,打通乡村旅游的便捷通道,美化乡村环境,让蓝天、白云、良好水源、清新空气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。”河北张家口假日绿岛生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东表示,要保持乡土风貌,保留乡村味道,再现炊烟袅袅、鸡啼狗吠鸟儿鸣、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景象。同时,提升农产品质量、建立农产品品牌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、增加农耕体验,在走精品农业之路上下功夫。(赵腾泽 李志刚)